学校首页  新闻首页  学校新闻  媒体城建  学院新闻  学工动态  图片新闻  专题新闻  多彩城建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学校新闻>>正文
“双代会”直通车:与院领导面对面
2011-03-26 13:22 党委宣传部    (点击: )

与院长孔留安面对面

  《河南城建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确立了“十二五”的奋斗目标:到“十二五”末,内涵建设扎实有效,城建特色更加鲜明,多学科发展更加协调,师资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具备硕士授权单位条件,学校核心发展力、综合竞争力、改革创新力、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城建大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针对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的总目标,记者团采访了院长孔留安教授。

  记 者: 我校为什么定位于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其内涵是什么?

  孔留安:特色型大学是把为行业发展服务作为立足点,同时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提供帮助。纵观我校的建设历史,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科研面向等方方面面都是围绕城市建设领域进行的,我校理应定位为一所具有鲜明城建特色的特色型大学。这一定位是从行业特色方面进行的。这一定位除了结合我院的实际以外,也考虑到了现在国内大学发展的现状。在我国“985”、“211”高校,包括一些老牌本科院校,他们建校历史长,办学积淀厚,综合实力强,“以研促教”,优势明显,假如我们作为新升本院校,依然沿着综合性这一模式发展,本来就与他们有着不小的差距,依此下去,距离不仅不会缩小,只会越拉越大。当然,对于一个学校的定位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

  目前,我校是省内唯一一所以城市建设为特色的高等本科院校,就全国而言,单独设置的城建学院也只有寥寥几所。我校有39个本科专业,其中多半都是具有城建特色的,是服务于城市建设为主的,都是特色鲜明的专业。而且一些专业设施齐全并且有一定的实力。因此,经过深入思考,提出建设“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面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城市建设行业的特色,并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我们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使学校在适度做大规模的基础上,着力做强、做优、做特,努力将其打造成一所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城建大学。

  记 者:如何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请孔院长谈谈思路,好吗?

  孔留安:高水平大学有其特定含义,是层次定位。而城建特色大学是我们的特色定位。如何做到这两者的结合,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我认为至少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学科建设是点,要以点带面,实现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首先应在城建类学科比较全上做文章,以全取胜;其次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狠抓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基础好的,要继续加大投入,使其逐步在省内外形成影响,为实现硕士授权单位的突破打好基础;另外可考虑使非城建类学科融入城建类学科的元素,实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我们的学科建设思路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二是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巩固专业建设的基础地位。首先是按照本科专业的要求,切实加强现有专业的建设;其次在新专业设置上应有系统规划,规划的依据就是建设城建特色大学的要求及与现有专业的依托关系;另外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课程设置上要更加规范。

  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作用。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目前,我院的教授、博士及硕士中的骨干都是高层次人才。在这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做到两条腿走路,具体来说,首先是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其次是保持足够数量的专任教师且趋于合理分布,降低生师比;再次是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并尽力发挥其作用;另外应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是在实验条件上下功夫,发挥实验条件的支撑作用。首先是加强教学型实验室的建设,尽快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其次是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有选择地建设一定数量的研究型实验室;另外是努力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首先应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努力提高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其次是努力“培养综合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我院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有所成就打下良好基础;另外是按照“三位一体统筹规划,齐抓共管服务就业”的系统思想来指导办学,着重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环节。

  六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提高办学治校能力。首先应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建立更为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其次是启动新一轮的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定以“四定一聘”——即定编、定岗、定责、定薪、聘任——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向对学校发展有着更大贡献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和对学校发展担负着更大责任的高职务的干部加大倾斜力度;另外是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实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全员岗位聘用制度。

 

与党委副书记王召东面对面

  河南城建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定,要“加强先进大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发展软实力”。为此,记者团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采访了院党委副书记王召东教授。

  记 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您是如何理解的?

  王召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先进的、向上的、和谐的校园氛围,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实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服务高水平城建大学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一般社会文化的发展规律,又要特别关注校园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注重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就我院而言,一方面要以形成优良的校风为核心,抓好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强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二者不可偏废。围绕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的奋斗目标,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城建特色。院党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已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了《河南城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记 者:您认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

  王召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优良的校风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平台,全面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我院是新兴的、特色鲜明的、多科型的教学型大学,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与那些建校历史长、内涵积淀深厚的老牌大学相比,我们要明白自己在研究能力培养方面的弱势和不足,但同时也要看到自身动手创新应用能力强的优势。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围绕“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扬长避短,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开展第二课堂,主要以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团学部门为主,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另外,工科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有特殊性,容易形成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观念,所以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与院工会主席许朝民面对面

  《河南城建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描绘了我院未来五年的蓝图,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措施。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是全院教职工生共同的事业,院工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此,记者团采访了院工会主席许朝民。

  记 者:您能谈一谈院工会在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中的作用吗?

  许朝民:我院一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是我院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重点是审议通过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事关我院的前途命运,事关全体教职工生的福祉,事关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的成败。因此,全院广大教职工生一定要记清使命、奋发有为。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工会组织是院党委院行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实施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工会组织和教代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一定要引领全院教职员工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有所作为,做出实绩。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院工会和教代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院党委、院行政的中心工作而开展,都要围绕完成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而开展。二要立足本职、岗位奉献,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热爱本职工作,切实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在本职岗位上做贡献、长才干。三要搞好民主管理、积极参政议政。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学院美好前途。四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干事创业、和谐和睦的良好局面。五要维护好代表好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幸福指数。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双代会”直通车:与中层领导面对面
下一条:“双代会”直通车:解读“十二五”发展规划
关闭窗口
  新闻搜索  
  点击排行

 

河南城建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制作 | 河南城建学院党委宣传部维护 Copyright ©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