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共分三个部分:“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实现“十二五”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过去的五年是学校转型调整、改革创新、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了“八个转变”,学校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具体表现在:
办学理念得到更新,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凝练出了“努力实施五大治校方略,全面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和“抓住一条主线,加强两大建设,实现三大目标”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建设城建特色大学,培养综合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生源结构日趋优化。基本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城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实现了本科在校生规模稳步增长、专科在校生规模逐步缩减的目标。生源结构逐步优化,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等有了新突破,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学术水平跨上新台阶。工、管、理、文、法、经等多学科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新进展,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水平迅速提升。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不断优化,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增加。
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先后投入2.6亿元,加强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与民生并重,教职工生活显著改善。累计融资6.4亿元,保证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教职工收入稳步增加。建设教师公寓1.9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管网、绿化等配套工程844万元。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学术本位意识逐步提升。
党建工作扎实有效,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学校党委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学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与省内外高水平大学乃至周边同层次同类型的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内涵发展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仍然不够。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十二五”时期既是学校迅速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着力解决各类矛盾、全面提高发展水平的挑战期。要抓住机遇,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五大治校方略”,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线,以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和实现硕士授权单位的突破为目标,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任务,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突出特色,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而努力奋斗。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十二五”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内涵建设扎实有效,城建特色更加鲜明,多学科发展更加协调,师资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具备硕士授权单位条件,学校核心发展力、综合竞争力、改革创新力、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城建大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具体目标是:
——适度发展办学规模。“十二五”末,新增本科专业15个左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2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0000人左右;成人学历教育规模达到10000人以上。
——着力加强质量建设。力争新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新增省级精品课程8门,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5部左右;力争培养1~2名省级教学名师;新增省级教学团队2个,力争国家级教学团队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力争实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
——显著增强科研服务能力。年均科研立项额突破1000万元;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项左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左右、专利30项以上。
——全面提升学科水平。整体达到硕士授权单位的条件,力争3~5个学科达到硕士授权点条件或具备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格;新增2个以上省级重点学科;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夯实师资队伍基础。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1200人左右,其中教授达到100人以上,副教授达到300 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 200人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扎实推进合作办学。“十二五”期间,建立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达到5个左右,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以上,争取开展招生来华留学生教育。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年均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图书文献总量达到180万册;完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文理学区达到满足6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
——持续关注民生改善。推进民主管理,依靠师生办学。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稳步增加教职工收入,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
实现这些目标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落实河南城建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办学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内涵发展、重点突破、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推动学校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三、实现“十二五”目标的保障措施
如何实现“十二五”期间的工作目标,《规划纲要(草案)》规定了八项保障措施:
一是切实巩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内涵建设;着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服务大学生成人成才。
二是创新人才工作思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包括突出高端人才引进;突出中青年教师培养;突出教师职业操守;突出优化人才环境。
三是巩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包括优化结构完善体系;突出重点提升水平。
四是进一步强化科研导向,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包括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基地建设,构建支撑平台;培育标志性成果,提升科研层次。
五是深入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办学影响力。包括适应国际化趋势,扩大对外交流;加强校地合作,推动互利双赢;密切学术交流,开拓合作领域。
六是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升校园数字化水平;提升事业发展保障能力。
七是加强先进大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发展软实力。包括凝练弘扬城建精神;塑造学校形象品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八是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包括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强化学术权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抓好党建,强化组织保障;抓好稳定工作,维护校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