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新闻首页  学校新闻  媒体城建  学院新闻  学工动态  图片新闻  专题新闻  多彩城建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学校新闻>>正文
红色教育励心志 学习考察取真经 提高素质促管理 锤炼干部上水平
2011-06-03 08:42 党委组织部    (点击: )

——我校第二批中层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硕果累累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宽干部的视野,学习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我校第二批中层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班由院长、党委副书记孔留安、副书记王召东、副院长张坤书带队,18名中层干部参加,于5月14日出发,历时12天,途径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5省,圆满完成了本次学习考察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丰硕成果。考察结束后,于5月26日下午,召开了总结会,每个成员都做了精彩发言,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孔留安院长作了总结讲话。

  一、本次考察学习的特点

  (一)精心组织。第二批外出学习考察组借鉴第一批学习考察组的经验,在出发之前,孔留安院长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安排考察学习内容,并就有关安全、组织分工、成立临时机构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布署。成立了对外协调组、安全保卫组、摄影组、秘书组等组织机构,这是确保考察学习成功的组织保证。

  (二)精选线路和考察点。根据党委统一安排要求,按照时间最短、收益最好、合理、科学、节约成本的原则,孔留安院长在出发前几天就认真研究了地图线路。此次考察学习也正值全国上下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选择考察点要契合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主题,重温革命历史,突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意义,挑选了庐山、井冈山、瑞金、古田、嘉兴南湖等革命老区和革命根据地。在挑选学习高校经验方面,根据相类性、有可比性,又是在路线沿途之中,精选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温州大学、学科专业相类似的苏州科技学院和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这三所院校的办学历史均比我校历史长,办学经验比我们丰富,文化积淀比我们深厚,办学层次比我校高。科学决策为此次考察学习成功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参加考察学习人员态度正确,学习认真。本次学习出发前学校党委书记李德平亲自送全体培训班成员上车,并嘱托大家要把此行当作加快学校发展、提升干部形象的一次政治任务,取到真经。院长孔留安又对考察组成员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考察组成员带着使命感、责任感参加考察学习,每到一处,不顾劳累,认真听、看、记、阅、思,晚上回到房间及时撰写日记。正确的学习态度为考察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此次考察学习班全体人员能够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做到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团队纪律,每到一处,都展现了河南城建人的风貌。途中车上欢歌笑语不断。大家唱红歌,讲故事,谈体会,交流心得,有的还用赋诗来抒发情怀。严明的组织纪律、严以律己的生活作风,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是此次考察成功的基本保证。

  (五)比不足,体会深刻,思想观念有了一次新的飞跃。参加本次考察学习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以前在书本上学习革命史,现在身临其境的来到革命先烈踏过的根据地,革命前辈抛家舍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为了解放全人类、解放全中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夺取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了美好的今天。想烈士,比今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今天党交给的事业。学兄弟院校经验,比自我不足,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大家一致认为,兄弟院校昨天走过的路,我们今天正要走,借鉴他们成功经验,使我们少走弯路。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校办学方向、奋斗目标、“十二五”规划已经绘就,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继续下大力气,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孔留安院长和有关人员在研究出访线路

  二、寻先辈足迹,重温革命历史,坚定干部理想信念

  从井冈山到红都瑞金,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到古田会议旧址。每到一处,每位考察组成员的心灵都得到进一步的洗礼,精神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一)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在庐山发生的中国现代革命史中最有影响的政治事件,当属庐山会议——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到八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上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八次会议,又称“八届八中全会”。考察组成员参观了“八届八中全会”会址,也尽享了庐山的秀水青山。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考察组成员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雕塑园和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及党政机关旧址。

考察组成员在井冈山考察留影

  井冈山是革命的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岗、永新等地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胜利之路。在总结对敌斗争的基础上,毛泽东、朱德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运用这十六字方针,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长时期内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全体成员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行鞠躬礼。

缅怀井冈山革命先烈

  (三)“红色故都”瑞金

  瑞金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人民政府在瑞金成立,瑞金成为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地。

在瑞金沙洲坝学习参观

  (四)古田会议旧址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重申了红军的性质,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会议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古田会议旧址留影

  (五)嘉兴南湖

  南湖位于嘉兴市区东南,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称陆渭池,又称彪湖。1921年7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湖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红色旅游之源。

在南湖留影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留影

  三、学习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借他山鉴镜,为我校发展所用

  (一)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温州近代著名爱国人士黄溯初先生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秉承“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地方、质量立校、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做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探索。比如在学科建设方面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温州经济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设立创业型人才培养试验区。这也是温州大学的亮点和最大的特色。学校利用温州当地商品经济发达、私营企业多、周边人群商业经营意识强等特点,以身边企业的成败为案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加大大学生创业教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由专门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和引导,学生自筹资金,自主创业。创业教育使许多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具有一定的从业或创业经历,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在温州大学学习交流

孔留安(右)院长向温州大学蔡袁强(左)副校长赠送纪念品

  (二)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是一所以理工和人文为主要特色的建设部直属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前身之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城建环保高等学府,即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环境类和人文艺术类专业享誉长三角。学校工程教育起步早,起点高,被誉为中国土建类高校中的“小同济”和“小清华”。

  苏州科技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凝练出了“导入需求,嵌入课程,介入培养,植入平台,回归工程”的20字方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他们鼓励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素质的提高。苏州科技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更名大学和博士授予权单位的突破。

在苏州科技学院学习交流

孔留安(左)院长向苏州科技学院杨新海(右)副院长赠送纪念品

  (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土建类学科特色鲜明,工、管、理、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面向和“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人格塑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在传承徽派建筑文化,彰显地域文化建筑魅力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要在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徽派建筑、建筑节能等领域有所突破,实现由“学院”到“大学”的更名成功和博士授予权单位的突破。

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习交流

孔留安(右)院长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方潜生(左)赠送纪念品

  四、古代建筑给我校专业建设的深刻启示

  (一)厦门鼓浪屿

  厦门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和风景旅游城市。厦门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沐浴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内地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日、德、西、葡、荷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从鼓浪屿日光岩往下看,一个红屋顶跃入眼帘,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楼,是鼓浪屿标志建筑。八卦楼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总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圆顶高10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

  (二)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是利用当地的生土、木材和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建成的生土高层建筑,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现存总数约3000余座,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形如天外飞碟,散布于青山绿水之间,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

参观福建土楼建筑

  这次学习考察历经12天的劳苦奔波,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考察学习取得了丰硕成效。外语系主任吴来安教授为表达自己的感慨,就这次外出考察学习做了一幅对联:瞻井冈,拜瑞金,访古田,寻先辈足迹,忆英烈壮举,感恩前人励心志;学温大,比苏科,赶安建,借他山鉴镜,看我校长短,着墨特色写愿景。院长孔留安教授在这次考察过程中,要求大家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自己也率先垂范,严格把握日常开支,对同志关心爱护,不怕吃苦,和同志们一起探讨治校方略,给考察组成员注入了精神支持,为考察学习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积极努力。同时他也希望参加考察学习的全体成员,要通过本次考察学习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并把考察学习到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全面落实到工作中去,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校在市八运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上斩获佳绩
下一条:省高校党建工作评估专家组对我校党建工作检查评估
关闭窗口
  新闻搜索  
  点击排行

 

河南城建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制作 | 河南城建学院党委宣传部维护 Copyright ©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