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平顶山市委决定于5月4日至13日分三个阶段,在全市开展“靠正气实干”大讨论。要求省驻评单位、市管企业、高等院校等每阶段上报一期活动简报,并择优在全市范围内以简报形式刊发。我校认真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受到市委肯定。活动期间,我校共上报活动简报三期,有两期被平顶山市委“靠正气实干”大讨论简报第99期、第147期刊发。
第99期简报全文如下:
河南城建学院
畅所欲言谈差距 实事求是查不足
河南城建学院通过中心组学习讨论、民主座谈等形式深化对卢展工书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何平九论”和“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平顶山篇—靠正气实干”等文章的学习理解,并根据“靠正气实干”的内在要求,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就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行了认真查摆分析。
通过的深入探讨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管理理念、教育观念与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仍需深入。在思想意识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学习先进、适应形势、推动发展,建立和完善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体制机制。二是学科建设水平亟待提高。特色学科总体实力不够强,优势不够突出,与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特色学科尤其是省级以上特色学科数量偏少,特色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在质量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师资队伍在水平和结构等方面仍然滞后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中高层次领军人物与创新型人才仍然缺乏,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力量薄弱,科研实力亟待提高。四是开放办学的广度与深度还不够,国际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力度尚需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等实际工作虽有突破,但力度不够,仍需加大。校企合作数量少、规模小,科研成果的转化相对滞后。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见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见习基地有待进一步扩充。五是办学经费增长与学校事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学校发展面临较大资金压力等。针对上述问题,河南城建学院在下一步工作中,将严格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和“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从提升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出发,打造品牌院校。
第147期简报全文如下:
河南城建学院
集思广益举良策 齐心协力绘蓝图
河南城建学院立足实际,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广纳良策、深入论证,厘清了破解难题的思路,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绘就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一是适度发展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高职教育,积极拓展继续教育,争取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十二五”末,新增本科专业15个左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2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达到20000人左右;成人学历教育规模达到8000人以上。二是着力加强质量建设。力争新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以上;新增省级精品课程8门以上,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5部左右;力争培养2名以上省级教学名师;新增省级教学团队2个以上,力争国家级教学团队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上,力争实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三是显著增强科研服务能力。年均科研立项额突破1000万元;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项左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左右、专利30项以上。四是全面提升学科水平。整体达到硕士授权单位的条件,力争5个以上学科达到硕士授权点条件或具备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格;新增2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五是夯实师资队伍基础。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1200人左右,其中教授达到100人以上,副高级专业职称者达到350 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 200人以上,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六是扎实推进合作办学。“十二五”期间,建立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5个以上,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以上,争取开展留学生教育。七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年均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图书文献总量达到180万册;完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文理学区达到满足6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八是持续关注民生改善。推进民主管理,依靠师生办学。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稳步增加教职工收入,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
学院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力争实现“十二五”目标。一是抓理论学习,促科学发展。深化学习,不断探索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切实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积极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之中,顺势而为。二是凝办学特色,树品牌形象。集中力量建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凝练富有城建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软实力,树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城建品牌。三是建师资队伍,谋质量提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高端人才,实施特聘教授和博士引进计划,加大聘请生产第一线企业、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力度;突出中青年教师培养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访名师、拜名师”,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突出教师职业操守,使教师教好书、育好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四是搭合作平台,求发展共赢。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学校影响;开展校企合作,促进科研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