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任王学全讲话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严寄音讲话

平顶山学院工会主席于长立代表兄弟院校发言

张惠贞致开幕辞

王召东作行政工作报告
12月16日上午,河南城建学院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
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任王学全,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严寄音,平顶山学院工会主席于长立,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宣传部长杨东梅,平顶山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李革平,平顶山市教科文卫体工会主任李亚平,我校全体校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许朝民主持。
上午8时30分,会议开始。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校党委书记张惠贞致开幕辞。她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她指出,此次“双代会”,是在全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工作任务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也是学校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换届会议。会议的召开为更充分地发挥广大教职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主人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和实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和转型提升,为早日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希望全体代表牢记使命,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听取、讨论和审议有关报告,特别是“十三五”发展规划,如实反映教职工意愿,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设性意见和创新性举措,努力把大会开成一次发扬民主、广集民智、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大会。
王学全代表河南省教育工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河南城建学院建校30多年来,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建行业的办学思路,建立起了系统完备的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日渐成为河南城市建设行业发展的智力源、思想库和助推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紧扣改革创新、转型提升两条主线,努力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总体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河南城建学院工会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竭诚履职、积极作为,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以建设教工之家为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和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努力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发挥了工会组织应有的重要作用。他对新一届工会委员会提出几点希望:一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力量。团结动员教职工为建设出彩中原而奋斗,组织全校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二是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中心工作。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要发挥好工会作用,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要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创新。三是以责无旁贷的积极作为维护职工利益。让教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教职工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要顺应教职工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四是以更高的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教职工的新期待,努力形成工作的新思路,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严寄音代表平顶山市总工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河南城建学院长期以来充分发挥工科院校、行业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学科资源优势,紧扣河南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实际,高举旗帜、改革创新,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强化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河南城建学院党委和行政历来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工会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在组织建设、干部配备、经费保障、作用发挥等方面为工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河南城建学院工会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和教职工的实际需求,找准位置、忠实履职、主动作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也为推动全市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河南城建学院工会组织以中央和河南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密切与广大教职工联系,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会组织始终是党委的助手、行政的帮手、教职工的扶手。
于长立在代表全省兄弟高校的贺辞中指出,河南城建学院近年来发展思路清晰、发展目标明确、改革举措有力,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民主政治建设及工会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指出,“双代会”产生的新一届工会委领导班子,一定会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总结“十二五”的工作业绩,继往开来,展现新作为,取得新业绩,为学校“十三五”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长王召东作了题为《绘就美好蓝图 加快转型提升 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的行政工作报告。报告分四部分:一、首届“双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三、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四、实现目标任务的保障。
报告全面回顾了首次“双代会”以来的工作。王召东在报告中指出,首届“双代会”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和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平顶山市的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共谋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迈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学校发展的硬指标显著改善,软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谱写了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精彩篇章。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专业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质量工程深入实施;学科建设不断深化,科研水平明显提升;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爱心服务不断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其他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学校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认真研究,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解决。
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王召东指出,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转型提升”为主线,聚焦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城建特色优势,引领并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更大贡献。报告中对学校在学科结构、办学层次、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办学特色五个方面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贯穿“改革创新、转型提升”两条主线,实现“办学层次提升、转型发展、文明和谐校园建设”三大目标,塑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城建类特色、协同创新平台服务面向的地方性特色、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化特色”等四大特色,抓好“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及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科技服务及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及大学制度建设”等五项建设,全面推动各项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发展动力支撑;学科建设转型攀登,增强创新服务能力;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为实现目标任务,王召东在报告中对今后五年学校的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二是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要修订完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做好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工作,积极推动专业转型,开展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教育,构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积极构建和推行“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三是打造优势学科。要紧跟“双一流”建设步伐,引领转型发展,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要突出服务导向,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深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教师发展制度建设;坚持“双师双能型”建设导向,健全教师社会实践考评制度;加大行业高水平技术、管理专家兼职聘用力度,提高来校兼职教师比例;积极发挥高层次学术人才引领作用,不断培育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五是提升开放办学水平。要强化国际化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交流途径,创新交流载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高校的合作与交流,稳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规模。六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校务公开,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分类管理,重心下移,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七是增强办学保障能力。主要通过推进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现有数据库结构,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不断完善各种保障体系。
王召东强调,要正确认识目标任务的内在关系,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要准确把握发展面临的形势环境,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要切实履行建设发展的责任担当,解决好“怎么办”的问题。他号召全体城建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致、抢抓机遇、务实重干,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实现转型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而努力奋斗!
最后,“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校长杨留栓就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说明。